首页 > 别样清穿团宠路:抱着四爷喊祖宗 > 第176章 常看小说的都知道,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

我的书架

第176章 常看小说的都知道,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金玉忍不住淡淡同情了他一把,且真诚期盼这事儿是个灯笼——能让纸包住火。
跟她的身世一样,别再有更多人知道的那一天。
不然真让十四知道他所认为的功劳根本不是功劳,只是精心算计可怎么得了啊?
金玉摇头,偷偷替十四抹了把鳄鱼泪。
过后还帮他在四爷面前求了个情。
四爷挑眉:“你不是说过欲戴王冠,必承其重么?他都因为这事儿获得了太多的实惠与荣耀,就算到时候被小小打击下也无妨的吧?”
“当然,除非万不得已,否则秘密终将是秘密。”
金玉心下一突,莫名有点不好的预感。常看小说的都知道,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。
这想法才浮现,金玉赶紧呸了两口。
都不用四爷督促的。
超乖!
四爷的左膀右臂十三南下,原就忙碌的四爷肩膀立即就沉重了起来。
公事之外,还要多多操心至味斋事。
弟弟不在家,自己不好频频过府。就嘱咐福晋常过去、多帮衬。他也常往无逸斋,严格教子的同时也帮弟弟教孩子。免得他远在江南,孩子们再懈怠了去。
再忙再累,也不忘常给爱弟写信。
衣食住行关注个遍,时不时还要作诗一首聊表思念。
看得金玉啧啧称奇,特想在她的金玉格格私撰的康雍乾野史汇编里写上句:万千网友诚不欺我,实锤了!某嬛传里没有十三阿哥,就是为了防止对后宫的降维打击。
帝后情深也许脑补,小年糕也说不好是不是有身份加成,但棠棣情深是真的!
祖宗爷盼爱弟,简直望眼欲穿。
可惜禁毒不是简单事,缉私更不是。从康熙五十二年初冬到五十三年夏,林花都谢了春红,事情也还没告于段落。
江南,杭州。
胤禟气冲冲进屋,大马金刀地往那一坐,就等老十三问他怎么了。
结果人家硬是当没见着他似的。
只嘴角含笑,眸光温柔地瞧着手中信。要不是那熟悉的,讨厌的字迹提示,老九还当是他哪个妻妾呢。
啧。
胤禟恶寒地抽了抽唇角:“与其在这儿睹物思人,你不如与爷一道向皇阿玛进言。撤了张伯行那个只会廉洁的,换个能力更强、更有前瞻性眼光的来。”
“请重新立法,对海贸进行规模化、严格化处理。同时彻底放开海禁,除了粮食、盐铁等战略物资外,允许往来商人自由贸易。还得强化、优化水军,最好成立个海事衙门……”
要么说术业有专攻呢,提起买卖一途,胤禟两眼都放光。
点子一个接一个,那叫个头头是道。
直说十三若肯同意,事成后他大可以先回去与他好四哥团聚。
十三没忍住直接开口:“九哥怎么好意思把摘桃子说成替弟弟着想的?!”
“你!”胤禟咬牙:“狗咬吕洞宾,爷不是瞧你舍不得你四哥,处处担忧、日日悬念么?”
十三皮笑肉不笑:“弟弟与四哥便亲厚,又怎抵得过您跟八哥、十哥的八九不离十呢?十哥写信的频率可一点不比四哥少,还怕九哥喝着饿着,频送银钱呢。”
“倒是八哥少有鱼雁,是最近太忙了么?”
确定过眼神,这就是个特意来扎心的人。
胤禟不是个惯孩子的,当即就怒吼着扑了上去。结果冲锋发起的快,战斗结束得更快。
被摁着揍了一顿后,凄惨形象还得被写在信上,成为胜利者愉悦好哥哥的素材。
谁看了不得说声九阿哥实惨呢?
连金玉都得同情他一息,再笑话他半个时辰:“哈哈哈哈,他怎么想的啊?就个塞思黑,还敢挑战我们宇宙全人、常务副皇帝的十三爷?!”
徒增笑料么这不是?
遭受精神与物理双方面攻击了吧!
四爷也弯了弯唇角:“谁说不是呢?那般皮糙肉厚,怕是累坏十三弟了。好在该调查得也都调查了个清楚,该打击得也打击得差不多。”
“接下来只他们联名上书,切陈鸦片之害。请禁任何人以任何渠道私下买卖,否则从严从重治罪,买卖同论。同时诏示周边各国,从源头上解决问题,这事儿也就告于段落了。”
这个大毒瘤解决了,剩下的海贸、水军等通过自然好,不通过也能暂缓几年。
横竖如今已经康熙五十三年了不是?
迟几年倒也无妨。
金玉重重点头:“对对对,现在很多方面已经比原本好了许多。欲速则不达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。有些事儿缓着点也无妨,别乱了您步骤,误了您大事。”
来自乖孙女的体谅让四爷无比熨帖。
但没想到,事实不但远超他们的预料,还跟所期待的方向截然相反。
为了增加上奏成功率,老九跟十三这对闲来无事就互扎的好兄弟精诚合作。狠狠给读作海贼,写作走私犯的奸商船队来了个狠的。
并将其所犯罪行、队伍规模、经营方向、盈利多少等悉数写在了折子上。
好一番痛陈利害,试图让康熙重视起这个事情来。
结果他老人家重视是重视了,还把这个事儿拿到了朝堂上。让文武大臣们跟着一道儿讨论,两位阿哥所谏如何,诸卿可有更好建议。
这话一出,朝上可就炸了锅。
好建议不见一条,意见可大了去了,且条条都冲着开海禁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去的。
首先就是粮食、盐铁等的大量走私。
嗯,朝廷会出相关法令禁止,可暴利面前,法令又是个屁?
咱们大清入关,可有不少前明遗民逃到南洋诸岛去了。且心怀不轨,随时准备反扑呢。听任其自由贸易往来,焉知会有多人被蛊惑?
如今可造船的巨木越来越少,皇上还几次三番下令不许私卖外洋呢。
结果怎么着?
照样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人家不说买卖,只说遇着风浪翻船了。
玩的就是个有钱能使鬼推磨。
组建衙门、操练水军,听着都是良策。可期间花销呢?国库才充盈了几日啊!
你一言我一语,硬是把议两位阿哥奏折可行性歪向了要不要禁海的方向上。
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