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> 第18章 重大发现

我的书架

第18章 重大发现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“大官人,你觉得怎样?味道不同么?”

“这倒是相差无几”

西门庆言罢,便拉着李管事诉起苦来。

“我当时真中了迷药,管事你也是男人,但凡正常裹头巾的男儿,就不会对王婆.”

“大官人苦衷,李某焉能不知?”

李管事拍着他手背,劝慰道:“不过衙门讲证据,总不能随意诬陷好人?武大两日卖了上千包子,没一个食客说有问题,你这个例怎能说通?对了,当时饮了茶否?”

“有饮.”

“那不就得了?”

经李管事一番推论,竟把矛头指回了王婆。

西门庆愕然,喃喃自语道:“那老货虽然可恨,但不至虎口拔牙,算计到我头上.”

“凡事总有例外,大官人还是想想善后。”

“我虽没甚好名声,但不想被人嚼舌根,能不能处理干净些?”

西门庆再次推出木匣,也给出了自己的底线要求。

这一次,李管事大方往怀里一揽,回道:“刚才我就说了,恩相不会冤枉好人,既然大官人诚意满满,一定还伱清白。”

“希望能快些”

“既如此,我即刻回去复命,不管成与不成,懂规矩。”

李管事拍了拍木匣,言外之意办不好就退钱,西门庆遂送他出府。

两人行至门外,天色已经昏暗。

西门庆道别刚转身,李管事突然从背后叫住他。

“以大官人的才智,按说不会被王婆诓骗,可为何深信武都头害你?”

“管事不是外人,我也就不藏着掖着,前些日子大雪初降,就是现在这时辰,武都头到我生药铺,买走了两瓶助兴灵药,所以我才如此笃定.”

李管事闻言一怔,忙虚起眼睛追问:“武都头上任以来,一直与土兵、弓手吃住一起,他买助兴药物有什么用?大官人不会认错人了吧?”

“我那掌柜眼力极好,是绝不可能认错的,至于武松拿去干什么,就不得而知了,或许”

西门庆看上了潘金莲,自从得知武松与她有瓜葛,情不自禁将其当做敌人,此时仍没解除对武松的怀疑。

“呵呵,知道了,等我好消息。”

李管事悠然一笑,言罢便急匆匆离去,留下西门庆蹙眉风中。

真是茶有问题?

自己饮茶半晌安然无恙,可吃了一个包子就失了智,怎么都该是包子有问题。

或跟剂量有关?

猛虎下山与烈女吟,是从东京买回的新货品,是不是该找人再试试?

李管事将木匣带回,把知县看得心花怒放,遂取两锭大银作赏。

“五郎,西门庆的条件有点苛刻,你有没有好办法?”

“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,西门庆上了王婆的床,强让百姓闭嘴做不到,但最好用别的大事掩盖,通过转移注意力让众人遗忘。”

“我也是这个意思,据说王婆只有个独子在外,恩相可以给她安点罪名上去,反正现在已经死无对证,西门庆此举为民除害,不就由恶名变成美名了?”

“好好好”

知县抚掌连说三声好,随后又手抚木匣追问:“安什么罪合适?要做就得天衣无缝,让西门大郎觉得钱花的值。”

“适才在西门府上,他倒给了我灵感”

李管事将王婆茶中下药,迷奸西门庆讹钱的推断说出,建议派人到王婆茶坊栽赃,就可以让事情反转。

“甚好,此事就交你去办。”

知县心中大石落地,随即又补了一句:“五郎休辞辛劳,快连夜去寻西门庆,一是把咱们想法告诉他,二是民众需要时间转变,建议他到外地散散心,三是找他弄来点助兴药,那样方便你办事。”

“那武都头.”

“武松我有大用,你别把他牵进来,打虎英雄不会如此,必是西门庆乱语。”

“省得了,我这就去办。”

那知县到任两年余,处事圆滑颇有官声,也攒下不少黄白之物。

他想找人送银去东京,托亲眷为自己再谋升迁,却怕半路被贼人劫去。

当初保荐武松为都头,就已经起了这个心思,他这段时间暗中观察,看出武松是个有义烈汉,可托付大事。

次日清晨点卯,知县留下武松。

“昨日之事闹得沸沸扬扬,李管事已找西门庆问过话,本县觉得王婆也有嫌疑”

“王婆有嫌疑?”

武松久历江湖深谙人情世故,虽然明白知县要帮西门庆开脱,却没想到这借口如此敷衍,便没忍住出声打断。

“是啊。”

知县捋须颔首,又拿出几封信置于桌上,正色补充道:“虽然王婆已死,却不能排除她无罪,今天早上县衙开门,发现有人留下几封匿名信,举报王婆偷鸡摸狗。”

“恩相的意思.”

“既然有人检举,本县便不能坐视不管,有劳都头点上一队人,到她茶坊仔细搜查,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。”

“是。”

武松抱拳辞了知县,来到班房点了一队人,然后径直开赴紫石街。

杨长一路同行,他想起事情反转如此大,便自言自语吐槽:“这招可真厉害,直接将原告变被告”

“咳咳,三郎慎言。”

武松闻声蹙起浓眉,并提醒:“尽心办差就是,毕竟有人写信举报,不查也不合适。”

“嘿嘿,没说查错了,我完全支持.”

杨长脸上笑呵呵回应,心里惋惜没把西门庆拉下水。

稍后行至紫石街,武松远远看见李管事在茶坊外,便大步迎了上去。

“管事何故在此?”

“都头兄长做得好包子,我慕名赶过来尝尝鲜,这滋味果然不一般.”

“多谢管事捧场。”

李管事拿出包子,武松恍然大悟点头,并抱拳向其致谢。

“早上听恩相说起,都头来此查勘现场?”

“正是。”

“我今日正好无事,便陪都头一起怎样?”

“有劳管事指教。”

李管事的要求很冒昧,武松猜测对方可能也奉命而来,旋即笑着答应下来。

昨天其实已查勘现场,但只局限在王婆的寝房,今日搜查范围扩大到全屋,麾下兵丁翻箱倒柜找罪证。

正所谓马无夜草不肥,衙差找到财物会揣进自己腰包,这是办案搜家不成文的规矩。

在众人翻找之时,在旁看戏的外人李管事,说了句让杨长吃惊的话。

“大伙别光搜查表面,茶坊内的区域都别放过,最好掘地三尺寻找线索,让百姓看看咱们做事多仔细。”

“大家都听到了?你们先听李管事指挥,我去隔壁买些包子来犒劳,三郎,你跟我走。”

“哦好.”

杨长咽了咽口水,心说昨天捡到的秘密,自己还没来得及挖,却被李管事抢了先,看来自己没有财运。

跟武松到武大摊前,杨长发现郓哥不在,便问:“大哥,郓哥为什么没来帮忙?昨天没谈好工钱?”

“谈好了啊,他当时欢喜得很,但不知为何没来,三郎帮我去端”

武大本想让杨长帮忙,突然想起昨日武松的话,便硬生生停了下来。

“没事,你先帮大哥打下手,隔壁且得忙一会.”

“哦”

杨长一脸狐疑钻进屋内,武松则如松柏站在一旁。

他借故离开王婆茶坊,就是给李管事创造机会。

约过了半个时辰,茶坊突然蹿出一衙差。

看到武松便惊呼:“都头快来,有重大发现!”

(本章完)
sitemap